所謂愛
這篇是這段日子來的自我告白, 也是我嘗試理解、釐清自己所有的想要和需要的產物。 它不適用任何我以外的人,但也許循線我思考的軌跡,可以回應一些關於愛的問題。 -- 我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是,我對主人/男女友的愛是不一樣的。 對我來說其實很難理解,因為在我的世界裡,愛就是在意。 而這樣的在意再現在不同的人身上是截然不同的表現,經常見的,來自父母的控制慾/期待、為了愛妥協/迎合/包容 而所謂愛,為何能兼備無私和佔有呢? 我們總說,前者不是愛,真正的愛是如何而如何 到底愛是甚麼呢? 過去我經常覺得自己是不會愛的人 (現在亦然) 因為我愛的樣態,和我所理解的愛是不同的 我理解的愛,是從小到大人們談的愛是犧牲妥協奉獻退讓之類的東西 愛是把對方放在自己前面 的那種 因此我就有一種困惑,所以我不會愛人嗎? 但我一樣會對在意的人好,一樣能夠提供有重量的相伴,一樣願意支持與理解對方的情緒,並給出我所能而為之的實質幫助。 只是在所有衝突的選項裡,我能退的,不過幾釐米而已。 只是在所有衝突的可能裡,我很抱歉,你選擇了我,真的是不頂運氣的事情。 我把大部分的愛給自己,很少的愛給了他人 而之所以我不是一個討人厭的人的原因,僅僅是我愛的是,能讓我自己也喜愛的自己。 換言之所有我對他人的好與不好,不出自於為對方著想或是利益與不利益,而是出自於我喜愛自己做為如何存在的模樣。 反過來說,我也不冀予回報、不打算被要求。 那難道做愛就是愛、主/奴就是男/女友嗎? 顯然不是的。 我們在愛裡有不同的需要,有的人身上簡單,有的人身上複雜; 而坦白說,有些狀況就是,壽司店沒賣義大利麵,此路不通。 先看看學理的需要,在談談我個人認識到自己的需要與想要。(註1) Robert J. Sternberg 是這麼說的-- 愛情可以從三個組成要素來瞭解,這三個要素形成三角形的三個角 (Sternberg, 1988: 120-121) .親密(intimacy)要素 愛情關係中的親近感(close feeling)、關係感(connected feeling)、以及一體感(bonded feeling) 在愛情關係中創造出一種溫暖的經驗 .激情(passion)要素 在愛情關係中導致浪漫(romance)、身體吸引(physic...